年,日本的侵略战争已到了强弩之末,战事更是节节败退。
二战时期,这个日军部队恶名昭彰,将日本占领东三省的中国人偷抓住后,用活人当活体实验注射各类病毒病菌化学物质。
观察人类所受的状况作成纪录评估,再准备大规模生产这种病毒菌,传播到战场上残害中国人,达到细菌战的胜利。
这是罄竹难书的。
香港导演牟敦芾的《黑太阳》即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进行的真实揭露日军罪行。
这部片在当时之所以引起波澜,就是因为电影里的画面真实残酷得让人害怕。
而这些,正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以没有历史资料存证为理由,在百般抵赖的状态下,拒绝承认的。
但好在,身为后人的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些罪证。
年2月,日军找来一批少年队员作为部队的接班人。
他们对外称这是“日本侵华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
日军把细菌实验的受害者称做“受实验的材料”,日文读作“马路大”,意为“剥了皮的圆木”。
这中间既有中国的抗日志士和爱国者,也有苏联的红军官兵、情报人员和俄国志愿者家属。
更多的还是普通中国百姓。
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
电影的第一幕,黑底白字,写上这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简单的10个字,不知是多少中国同胞用宝贵生命所换来的。
记忆永远都停留在那列移动的火车,火车上方飘着黑烟,行驶在周围遍布杂草的荒野上,飞快地。
镜头慢慢地拉近,两个日本人铲起堆积在地上的尸块,投入焰火燃烧的锅炉中。
那一堆堆、烧也烧不完的“尸体山”。
这些断肢残臂,来自于一个又一个人体实验。
当时日本不少顶尖的医学家,科学家,最高学府的教授也参与到这些罪恶实验之中。
有些实验,是研究人体受冻的程度。
把人放到冰天雪地中,双手淋上水,一遍又一遍,直到硬梆梆。
再泡浸温水,等到软趴趴后,应声拔起,骨肉分离。
或是把人的手放进零下度的超低温水箱,进行速冻。
完成后,再用短棍敲打,就像打断冰柱一样,把受害人的手指一根一根地打落。
还有把人放入高压舱,随着加压,露出极度痛苦的表情。
直至受害人眼珠弹出眼眶、肠子等内脏挤破腹腔,流得满地都是。
也有一幕是,将一个7、8岁的孩子全身麻醉后,立刻进行解剖。
每一个拿出来的器官,都是热腾腾、活生生的。
这些器官,甚至成了日本军医口中攀比的标本。
手术完毕,随即把小孩的残骸断肢推去焚化炉。
我最难忘却的,还有鼠疫试验那一场景。
在影片中,日军给这些人注射鼠疫病毒,透过人体产生的各项外表症状,以及解剖数据,来看为了战争制作的疫苗,具体的功效为何。
而这些鼠疫,就从工厂内提炼而成。
而病毒,就是从那一丛又一丛,养在一起,互相撕咬的老鼠们身上,取得的。
甚至,疯狂的老鼠咬死了一直体型比自身大倍的活猫。
光是以上场景就足够惨绝人寰了。
冻伤、毒气、鼠疫、速冻、活体解剖……这些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的反人类实验,在部队里却发生了无数次。
但这些令人发指的人体实验,远不止以上这些!
更何况这只是少部份以电影艺术手法用毫无夸张方式呈现。
而其他事件可由史料文献中得知,因为在于技术上的限制和表现手段上的困难上,而没有出现在电影中。
例如:日本人仅仅为了取乐,用手术摘除受害者的胃和小肠,把食道和大肠直接连接,让受害者不断地吃东西也只能眼睁睁地饿死;
也是仅仅为了取乐,砍下受害者的手和脚,然后用手术把手接在小腿上,把脚接在手臂上;
不进行任何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活体解剖;
还有把受害者的血液全部抽干,然后向他身躯里注入马的血液
……
历史就是这样的真实,虽然不能挽回种种事情的发生,但却能演绎给后人以思考。
《黑太阳》就是这样的意义。
讽刺的是,成为战败国后的日本,这只恶魔部队的许多成员,非但没受到惩罚,还进了日本的医学界,医院的高层。
而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石井四郎,在死之前,都没有对他有任何的审判。
导演牟敦芾就曾透露拍这部纪录片的幕后秘辛,直指该片拍摄成本不高,仅20万美元。
而他能以低成本拍片的原因,一是全部聘请内地当地技术人员拍摄,二是他亲自请当地有力人士帮忙,因此获得军队免费帮忙。
影片中出现大量残肢断臂的特效,是真的使用当地停尸间的尸体拍摄而成。
他本来想把《黑太阳》拍成三部曲:、南京大屠杀和告别战争,但是后来因不认为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拍摄第三部,所以作罢。
但真的,一部《黑太阳》就足够了。
正如电影在片尾讲的那句话:
谨以此片献给千千万万被实验的苦难人民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日子。
但战败前的6个月里,这些罪恶,我们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