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将能人工冬眠科学家在老鼠身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

提到冬眠,大家一定会觉得这都是蛇等冷血动物的“专利”,因为在恒温动物的队伍中,会冬眠的动物还是很少的,不过,据报道,根据《日本经济新闻》上刊登的一篇报道,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未来人类或许也可以实现“冬眠”。

进入“冬眠”状态的男子

为何科学家们会想要研究起人类的“冬眠”来呢?这一切需要从年开始说起。根据介绍,在年,救援人员在日本的六甲山救起了一名男子,而从发生事故到被救援,这名男子独自在山中生存了24天的时间。

当救援人员发现他的时候,这名男子的体温仅有22摄氏度。我们都知道,正常人的体温一般都是在36摄氏度-37摄氏度左右。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名男子竟然仍然活着,只不过他进入到一种“低温休眠”的状态,看起来就好像是动物进入到“冬眠期”一样,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开始思考,是不是未来在人类的身上,也可以实现“人工冬眠”呢?

老鼠身上找到“冬眠”开关

通过研究,来自于日本筑波大学的科学家团队,于近日在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刊发了一篇研究论文,表示已经通过实验,在老鼠的身上,找到了哺乳类动物的“冬眠开关”,日后有望让人类实现“冬眠”。

这个“冬眠开关”是什么呢?研究员表示,这是老鼠的Q神经元,它的位置位于大脑之中,如果对Q神经元进行强烈的刺激,那么,Q神经元就会让机体进入到“冬眠”状态。

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已经成功让原本并不是“冬眠动物”的老鼠,成功进入到冬眠状态,而且体温变低,同时也开始处于静止的状态,看上去和正常可以冬眠的变温动物们,是完全一样的。

冬眠有什么好处?

提到喜欢冬眠的动物,蛇一定是最熟悉的动物之一,作为变温动物,蛇的活动其实与外界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在炎炎夏日天气非常热的时候,蛇还会进入到“夏眠”之中。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科学家表示,冬眠对于动物来说,是一种可以保持身体机能、节约能量消耗的最好办法。因为当动物们开始冬眠,体温和新陈代谢也就都会降到最低,这样对于能量就没有太多的消耗,只需要“睡上一觉”,就可以度过数月。

而且不止是变温动物,科学家表示,恒温动物中的哺乳动物中,很多动物也同样喜欢冬眠,比方说熊,这就意味着,人类作为哺乳动物中的一员,自然也是有可能实现冬眠的。

人类冬眠有什么好处?

其实,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类是不适合冬眠的,因为如果人类每到冬天就会陷入“沉睡”,保持静止不动数月,对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

更加直白一点来说,如果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开始冬眠,如今的人类可能还处于原始时代。所以,对于地球上的人,科学家是不建议冬眠的,不过,从太空探索的角度来说,人类冬眠的意义就非常大了。

我们都知道,未来人类的梦想远不止于地球之上,也不希望自己会被局限于太阳系之中,只要人类的速度足够快,人类就会想办法飞去其它星系。不过,因为宇宙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在漫长的星际旅行中,漫长的时间应该如何度过,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拿未来登陆火星来说,从地球到火星,需要飞6-7个月的时间,如果未来掌握了冬眠的办法,那么,就可以通过人工手段来让飞离地球的宇航员们进入到冬眠的状态,这样睡一觉就可以抵达火星了。

同时,因为宇航员是冬眠状态下的,所以,对于能量、资源的消耗也更小,同时,也不需要太多的飞船空间用来进行休息、活动等,自然,飞船的体积、建造的成本等也都会随之下降许多。

而对于宇航员来说,只需要睡一觉就可以抵达火星再好不过了,因为这可以避免他们在漫长的太空之旅中感觉孤独。

根据报道,如今欧洲航天局已经启动了“人工冬眠”的研究,希望未来可以用在宇航员身上,虽然技术方面还需要进步,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幻片中的场景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一起期待吧!

资料来源

《参考消息》8月10日文章《“只要进入某种模式,人类也可以冬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shue.com/bsjt/12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