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重拾有趣,清醒独立

湖南有个老头,他画老鼠的时候会在旁边写上“我丑,我妈喜欢”;画猪的时候会写上“超生大户”;画猫和老鼠的时候又会写上“也不想一想我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看起来特别无厘头但又特别接地气。虽然接地气,但他并不是什么没有名的画家,他的画最高被卖到了6千万,这个人就是黄永玉。

但显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并非他的画价值6千万,而是他为这些画作的批注,每一个都让人不禁莞尔。

仔细想想,老鼠确实挺丑的,而猪也确实一窝多崽,但谁也不会广而告之,但是这个老头就反其道而行之,最后大家印象深刻的也正是他的不按常理出牌。

谁看到画的时候不会轻声说一句:“真有意思。”

这就是有趣的人——不管生活多枯燥都能让它变得有意思起来。

有的人智商、情商双高,但仍然郁郁寡欢;而有的人平庸忙碌,却活得多姿多彩。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在于是否有趣。

有趣的人可以把枯燥无聊的生活过得诗情画意,就算前面有一个臭水泡子也会在里面发现蓝天白云的倒影。

无趣的人即使身处繁华都市,五光十色,眼前却仍是一片灰蒙,看不到任何色彩。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有趣呢?

前麦肯锡顾问朱老丝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后在《有趣:让高“趣商”成为你的竞争力》一书中明确了“有趣”的特征,即:独到的视角、非常规的行为、幽默的表达和多面的合体。

并且告诉我们“有趣”与人们生命中的一些重要的课题有着深刻的关联,它不但可以让你绽放有独特辨识度的、更有魅力的自己,还会带给你一种深层的能力,以及轻松、积极的状态,同时,“有趣”也是可以习得的。

关于”有趣“的4个特征其实很好理解——你和别人不同,且不同的在点上就是有趣。

比如,同样是画杨桃,但在你的位置看到的就是五角星,画出来的自然和其他人不同,这是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再比如,同样是讲故事,平铺直叙就是没有倾情演绎来得抓人眼球,这是非常规的行为会带来更多的好奇。

幽默的表达自是不必多说,被喜剧演员逗得捧腹大笑的我们就是对“有趣”最好的证明。

再有,我们都有好奇心,如果一个东西一眼就能被看穿,我们大多不会产生研究的欲望,只有那些拨开一层还有一层的东西才会不断刺激我们的神经,催着我们进行探索。这就是多面带给我们的探究欲。

当然有趣的人并不需要拥有上面所有特征,拥有一个已是十分有趣了。

那我们一定要有趣吗?无趣一点行不行呢?

在抖音拥有4千多万粉丝的Caroline涵涵姐在视频里面曾说:“在各种骂人的词汇中无趣是一个比较重的词汇。”

为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无趣会成功吗?也许会的。但他的生活中就会少很多色彩,也许工作一成不变,也许缺乏新鲜感,当他在面对人生黑暗的时刻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缓过来……这些黑暗时刻可能是被同事排挤、被爱人背叛、付出的辛苦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所有糟糕的事情都在一个晚上袭来……

有趣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身上总会带着那么一点积极向上的心态。外卖咸了就再奖励自己一杯奶茶,赶得最后一班地铁在眼前开走就奖励自己舒舒服服的坐一趟豪华的士或者转身回到公司安心把方案做完……“而我们也总会被这样的人吸引。

有趣”是一种“能量棒”,也是一个“三棱镜”,不光能够让自己活力满满,也能让周围的人看到它折射出来的赤、橙、红、绿、青、蓝、紫的光。

很多人都说,自己早已过了那个幼稚的年纪,身上的那点好奇心早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丢掉了,这样的自己还会变得有趣吗?

答案是肯定的。

朱老丝在《有趣》这本书里不仅定义了什么是”有趣“,还告诉了我们导致我们越来越无趣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1.标准答案让我们丢掉了"有趣"

成绩、高分、是否听话一直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衡量好坏的标准。

一个学生歌儿唱得再好,只要成绩不理想也不会被评为好学生。相反,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即使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积极也不会被认为是坏学生。

于是,我们为了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所谓的”好学生“将自己的个性通通抹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眼睛没有了亮晶晶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数学公式,还有ABCD的选项。

我们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到好奇,唯一能让我们有所波动的就是每次考试后的成绩和排名。

进入职场后,我们努力工作,想着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地位、财富所驯化,最后成为生产车间里毫无特色的一颗螺丝钉。

2.从众的心理状态让我们变得”无趣“

有个词叫从众性,说的就是当所有人都选了一个答案的时候,即使你认为那是不对的,但为了不突出、不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shue.com/bsjt/12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