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潮汕人心里都有一本日历簿,叫初一十

在潮汕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如果你问潮汕人当天日期,他们是不会回答你几月几号的,而是非常自然地跟你说,今天农历几号,有时记不太清楚,便会以初一十五为基准进行推算。

那是因为,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是潮人生活中重要的日子,信奉神明的人们或到老爷宫,或于家中“拜老爷”。

网络上常戏称,“你让潮汕人六点起床上班,他们可能不太愿意,但你让潮汕人六点起床‘拜老爷‘,他们三点就起来点香了。”

心诚则灵

拜老爷是潮人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钱纸、香油是不可缺少的。走在潮汕街头巷尾,特别是老爷宫的附近,钱纸摊是极多的。走过去与摊主交流,得知“有的人买多一次可达数百元,有的人买几张钱纸、三根香也可以。”量力而行,没有太多的限制,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愿望。

走近祭拜的人们,倾听他们祈祷的内容。人们多是希望自己家里人能够平安健康,做事顺利。当家中有事,人们往往会找神明倾诉祈祷,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克服困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大龙香是大日子才会有的,一般是在神明生日或者是“闹热”(即社日)。大龙香的制作精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潮人非常清楚,好生活是要通过脚踏实地奋斗获得的,但这并不妨碍潮人对神明的祭拜,传统的根难以割断。

庙宇承载无声的力量

城隍庙内,惩恶扬善,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不言而喻。双手合十,举头三尺有神明,潮人有着严格的自我道德约束和正确的是非观。

古诗词书写在墙壁屋梁,除了领域古人智慧,还能够欣赏精美的书法,好学好读体现在细节处。高挂的竹编油纸灯笼是一项非常精巧的古老手工艺,所题写的字显示着必要的信息,这是潮人盼望“阖家平安”的诚心期许,烛光摇曳,明灯映照我心。

厝角头,嵌瓷让历史故事在屋顶上活了起来。潮人选择三英战吕布、罗通扫北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嵌瓷的题材,宣扬正直与道义。

横梁上的壁画同样讲述着故事,尹喜求书便是一例。尹喜,《庄子·天下》将他和老子并列,称为“古之博大真人”。官至周代大夫,时任大散关令,遇老子西出函谷关,求得《道德经》五千言。《道德经》素朴、平易、恬淡、柔顺、无争等特性,默化出潮人包容的性格。

坚定的守护

有庙宇的地方就会有榕树,周边的环境也会十分雅致清幽。潮汕地区人们聚族而居,人们要生存就要有水。亚热带气候区的潮汕适合榕树生长,又需要神明保佑。时间以百年计,渐渐地榕树也就长出长长的树须。这是岁月的见证,时间的守护。

老爷宫的占地面积有大有小,并没有硬性规定。如若是面积较大的,里面自然少不了养一些动物,龟是极为常见的。龟是长寿的象征,在老爷宫内安静地生活着。猫的生活也是极为安详的,或许有时候会有偷食香油的老鼠前来扰乱老爷宫的安详,猫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午后,安静的老爷宫内安详的猫,人心也安静下来。

单从以上的图片解说,“潮汕人迷信”的片面化标签或许能更多地被理解、正名。祭神本就是中国传统习俗,只是潮汕地区、闽南地区等更为热衷。潮学君认为,潮汕人拜神更多是心灵上的寄托与宽慰,拉开历史的进度条,了解事物发展规律,你就能明白,为何求神拜佛能成为本地域鲜明的符号。

这是苦难史下的信仰,地处省尾国脚自古便注定是个多灾难之地。黄挺老师在《潮汕史》里统计,潮汕地区单单在明朝一朝就发生严重的风灾27次,水灾38次和旱灾21次。生命安全在大自然威力下岌岌可危,生存的本能促使人们“求天放过”。到最近几年,台风常与我们擦肩而过,老人家们便会说,潮汕是个福地,有老爷保贺。

还有兵事、外寇带来的人祸,此处不做具体展开,但从潮州府城内,据说因“仅存三户人家幸免于屠城之难“而命名的”三家巷“,便可知彼时的生灵涂炭,水深火热。

潮汕人这一唯心的习俗,反而反映出淳朴、善良、正直、诚信、忠义的特性,不失为一群简单又可爱的人。

全体潮汕人,明天初一啦!

图片

杨梓跃

文案

杨梓跃

审核

陈雍威涵

转载:后台回复“转载”

合作与投稿:chaoxuexmt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shue.com/bsjt/12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