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RobotPilots的大本营,映入眼帘的是各种被随意摆放的机器及工具、机器零件。白炽灯光下的房间与黑灰色的机器搭配,富有科技感,符合人们对工科实验室的设想。机电楼S,一群机器人狂热分子,正在埋头苦干,为即将到来的RoboMasters全国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准备着。
战
绩
清
单
RoboMasters年南部分区赛冠军
RoboMasters全国总决赛八强
RoboMasters中南赛区季军
RoboMasters全国总决赛第四名
RoboMasters机甲大师赛南部分区亚军
ICRARoboMasters机器人挑战赛季军
广东省第十四届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
RobotPilots:因比赛而生
三年前,因参加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RoboMasters夏令营,一直热爱机器人的谭柱与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以下简称RM)结缘,并受此启发,希望在学校组建一支专门做机器人的学生团队,参加RM。
说干就干。谭柱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人,并通过一些朋友的引荐,与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但同样对机器人及RM大赛感兴趣的8名学生,组成了深圳大学第一支由学生自发组队并参加机器人大赛的队伍——RobotPilots。他们来自“Pilots翻译成中文有领航者、飞行员的意思,这个名字寓意我们是深大机器人领域的领航者,同时,希望团队未来可以像飞行员那样越飞越远。”谭柱解释道。
从团队组建完毕到RM分区赛开始的短短5个月时间里,为了顺利参加比赛,队员们几乎每天通宵设计、组建机器人,队长谭柱则忙于“游说”老师,寻找资金支持。在谭柱的几番请求下,老师最终同意拨款,提供他们项目启动经费。当时团队还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只能去“借”。“我们就像‘无赖’一样,一开始跟4楼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说只借半间,后来(随着机器装备的组装等需要)我们慢慢占据了整个实验室,把原本在那里做项目的同学逼到了角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支年轻的队伍在RM中南分区赛的表现一鸣惊人。他们不仅以全胜战绩出线,也在接下来的3场淘汰赛中以强大的实力碾压对手,保持3场连胜的战绩,最终取得该分区赛冠军,并在全国总决赛中挺进八强,获得一等奖。“比赛前我们只想着把事情做好,夺冠了很是意外,包括老师在内!”回想起两年前第一次参加RM,谭柱满是感概。当时一心想着比赛的他们,行李里除了机器人和衣服,其他什么都没带。夺冠后他们看到其他获奖队伍拿出校旗合影,才发觉自己忘记准备校旗与相机记录下这一刻,“现在我们无论去哪里比赛都不忘带上校旗。”谭柱笑着说。
正因为旗开得胜,谭柱更有信心地将RobotPilots团队(以下简称RP)建设好。他率领的第二届RP团队挺进RM全国总决赛四强,同样荣获一等奖。团队建立至今,RM斩获多项比赛大奖,其中不乏国际比赛。本月初,RP团队在新加坡举行的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会议——IEEEICRA机器人挑战赛中夺得季军。“第一次出国比赛,心情很激动,有种为校、为国而战的感觉。”新一届队长牛承昌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回想两年前组建团队,谭柱感慨:“我当时只是想着把人数凑够,毕竟只有一个人做事情是很困难的。”谭柱是幸运的,他“忽悠”过来的这八个人都是各自专业的佼佼者,“我觉得上天非常眷顾我们这个团队。如果我当时没能召集到这些优秀的队员,就不会有RobotPilots的今天。”
RobotPilots:不止于比赛
年12月28日,谭柱邀请第一届RP团队的其余8人在老西南2楼吃了一顿火锅——这是9个人的第一次集体见面,这顿火锅便成了RP的开端。“后来,我将RobotPilots的团队纪念日定在每年的12月28日。”
在RP建立之前,学生如果参加机器人比赛,一般都是临时组队,比完赛就散了,没有专门的团队,而参与比赛的学生仅仅也是为了比赛本身而加入,团队没有强的凝聚力。谭柱表示,建立RP团队的初衷是为了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去负责机器人比赛,但经过第一年的同甘共苦,队员间培养出深厚的友谊,每个人离开后也常想念团队,怀念大家一起奋斗的时光。其中一位初创者还专门将自己在RP团队一年的生活记录写成故事集。
如今,在机电楼S拥有自己“根据地”的RP有着更强的凝聚力。“有时候会在这里吃饭,甚至睡觉,几乎把生活都搬到这里了。”对于牛承昌而言,加入RP改变了他大学的生活轨迹。大三之前的他,每天生活即宿舍、教室、饭堂,三点一线,“现在就是往大本营跑。”牛承昌拍了拍身下坐着的机器人障碍物说:“在技术上,我本来有些不足,但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弥补了短板。现在我已经对团队产生依赖与不舍。”
除了学习交流,队员间还经常“互黑”。在RM全国总决赛中,RP团队虽挺进八强,但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成员之一的王宁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失利。晚上回到学校实验室后,“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他偷偷跑到楼顶哭了一场,其他队友摸黑找寻许久,最终调用学校监控才找到他。当面谈起王宁的“糗事”,谭柱毫不避讳,王宁也不介意。
“大家能够在这里玩得开心、学得开心,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在谭柱的设想里,RP可以成为队员们的家。他把RP比喻成自己孩子,领到第一份实习工资,他首先想到就是给队员买零食,其他人也如此。现在,他正处在繁忙的创业初期,但只要时间允许,每周他都会回实验室住一个晚上,与团队成员交流。
唐徵羽从实验室拎出一块白底红字的背景板,写着“坦诚、极致、忘我、志远、不功利,”这是RP的团队理念。如今,这个大家庭汇聚来自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管理学院的精英。“我们招新不限专业,只要你对机器人有兴趣,我们都欢迎。”牛承昌微笑道。在面试中,他们最看重面试者的性格,其次是专注力,最后才是技术能力。“性格决定你能不能与团队其他成员很好地合作和相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唐徵羽说。
实验室一角
RobotPilots:正从幕后走向台前
“理工男”给大部分人的形象总是“T恤、裤衩、人字拖”,总被贴上“技术宅”等标签。RP团队也不例外,甚至在国际赛场上,部分队员的着装仍是“人字拖配短裤”。在新加坡IEEEICRA机器人挑战赛的颁奖礼上,谭柱踏着双人字拖领奖,引发了一定争议。对此,唐徵羽解释道,“当天,大家准备比赛完直接去酒店的无边游泳池游玩。另外,机器人比赛没有对着装的严格要求,而且工科生往往在意的是技术好不好,不太在乎自己的形象如何。”他们本打算统一身穿队服打比赛,但大家都走得匆忙,忘记带了,“这是非关键性的细节。”唐徵羽笑着说。
机器人竞技是一场以技术论英雄的较量,RP队员们日夜艰苦奋斗,都是希望站上那个能证明自己价值的舞台。每年寒假,他们几乎是学校最晚走的一批学生,临近春节前才离开。”吃外卖、熬夜、睡实验室,是他们比赛前的常态。“热身赛前夜,不知不觉又到天明。”——一条早上八点发于RP官方微博上的内容。
两张简易折叠床被摆放在四处散落着“攻击弹药”白色小球的训练室墙边;实验室桌上随意摆放着机器、零件、工具、电脑以及没有笔盖的笔……他们将所有注意力投于机器人的设计与组建当中,对他们而言,其他的皆“身外之物”。
“帮助理工男从幕后走到台前,完成技术宅的逆袭”,是RM大赛希望传达的理念。“RoboMasters就是一个提供工程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它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理解这个团体的辛勤付出。”牛承昌对该理念有自己的理解。走向台前,便需要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RP团队也逐渐意识到这点。
“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缺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但却还没有通过做事靠谱而成为明星的人。打开电视,我们还找不到一个让工程师、发明家也能成为明星的智力竞技运动。我希望RoboMasters能塑造姚明、刘翔这样的全民偶像,更能产生乔布斯这样受人尊敬的发明家和企业家。”正如大疆创新科技CEO汪滔所说,谭柱也有一个同样“大胆的希望”,他希望日后能从RobotsPilots走出无数成功的企业家,能够形成自己的RP圈子。
RM总决赛即将在8月打响,已经取得总决赛门票的RobotPilots,将再次从深大出发,走上高手云集的RM舞台,发出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