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88716.html
溥仪回忆年幼的时候,说他喜欢责罚太监们,一日他异想天开地想看看太监们听不听话,于是指着在地上的脏东西,随意挑选一个太监命令他吃下去。类似这样恶劣的捉弄太多了,数不胜数,但无论周围的人,还是老师劝导都不听。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他们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奶妈王焦氏,王焦氏一来三言两语就说通了。
为什么这么听王焦氏的话呢?那是因为他们有这一层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教养的基础。这也能明白了,现在好多家长抱屈说,我天天辛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居然不听我的。孩子凭什么听你的?因为你是家长,因为你赚钱养他,其实这些理由都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听话。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指出问题所在,想要管教孩子,就要打好地基,这个地基就是---依恋关系。
该书的作者之一是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他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拥有40多年的研究经验,而本书就是基于他的多年经验总结出的。
本文分为三部分讲解:
第一部分:依恋关系的作用
第二部分:依恋关系缺失,孩子会有哪些问题
第三部分:如何让缺失的依恋关系回归正常
1、依恋关系的首要作用,是让孩子从依恋对象的身上找到类似航标的标志。
罗曼·罗兰说过:“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人一定要有奋斗的目标,没有目标就相当于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活着,这句话放在孩子身上同样适用。
书中写到依恋的首要作用,就是让孩子从依恋对象的身上找到航标。有了依恋关系了,孩子就放心的把自己交给父母,因为他们更确信父母更懂更值得信赖,能帮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但是如果与父母间依恋关系缺失了,孩子也忍受不了像没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的生活,他们会把依恋对象转向最亲近的人之一,这大概率就是同伴。所以会有家长说:“我的千言万语都抵不上孩子同学的一句话甚至于一个眼神。”
但同伴关系是有风险的。首先同伴自己都不成熟,让他定方向跟着走,作为家长的想想可靠吗?同样同伴关系也不稳定啊,今天和这个关系好,明天和那个关系,这都很正常。再者说家长可以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同伴怎么可能这么做?
《隐藏的角落》里面的朱朝阳,母亲常年打工,父亲再婚娶了小三,没有心思在他身上。如果他没有认识普普和严良,也可能遇到其他的人给带偏了人生的路。因为他和父母没有牢固的依恋关系,依恋父母的孩子,会主动和父母沟通,寻求指导和帮助。
2、依恋关系缺失的孩子,容易产生8种问题
问题①逆反心理、②沮丧感和攻击性、③成绩不好
为什么我把这3点放到一起写呢?先看看下面的这个例子。这是一则《贵州都市报》的旧报告了,一对14岁的双胞胎姐妹,在尝试了用煤气、老鼠药杀害父母失败后,又将6瓶“毒鼠强”搅拌到了父母的饭中,她们的父母在吃过饭后,没过几分钟,就面色苍白身体抽搐不停,开始呕吐,可是双胞胎姐妹并医院,就这样她们的父母在极度痛苦中去世了。两人拿走家中的现金和手机走了,但在7天后就被抓到了。
经过审讯才知道,她们这么恨父母并坚决要杀害他们,是因为父母对他们要求高又管教的很严格。两人中考成绩都不理想,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为此没少挨父母的责骂,双胞胎姐妹对此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和仇恨心理。
经了解两人是在小学3年级才和父母同住的,之前是一直被寄养在亲戚家里,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父母都不在身边,对父母本身就没有什么依恋,住到一起后父亲高高在上的批评,妈妈则是经常外出打麻将,本来亲子关系的地基就没搭好,也没有想着去补救,最后酿成了恶果。
书中写到,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且这个关系是自己认可的,你的管教才有用才会听。
依恋父母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学业要求时,会当成是对自己的期盼。而依恋关系缺失的孩子,会视为压力,觉得父母在摆布自己,尤其不成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
问题④欺凌问题
年的一份调查告显示,超过60%的农村学生遭遇过校园霸凌,其中留守家庭的孩子比例更高。而这欺负他人的孩子也可能就是留守儿童,总之是要么“欺凌别人,要么被别人欺凌。”
前几年一段近5分钟的未成年人欺凌视频在网上四处传播,其中一名学生掌掴了同学近百下,现场无人劝架无人阻拦。调查显示两名学生都是留守家庭的,都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与父母几乎没有什么情感上的交流,这也就谈不上依恋关系了,而爷爷奶奶们能管他们吃饱穿暖,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