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战的德军坦克,大家想到定是“动物园”,以及其中的“豹式”、“虎式”、“鼠式”等坦克。若“动物园”上加些“黑科技”点缀,则有了“P.”的诞生。本期《巨型兵器》系列,我们就说说有“陆地巡洋舰”之称的P.“巨鼠”坦克。
P.的P是德语装甲战斗车辆的缩写Panzerkampfwagen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anzer。计划也被称为Landkreuzer即陆地巡洋舰。
巨坦起源:上吹下和
话说在年时,苏联人正在埋头研究重型坦克。隔壁的德国人也没闲着,他们针锋相对的开展了新计划,决心开发“超重型坦克”来碾压苏维埃。其最大的成果,就是保时捷公司生产的,重达吨的八号坦克——鼠式。老鼠总共生产了一辆半,最终被苏联人缴获摆进了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鼠式试车实验(搭载水泥配重炮塔),鼠式坦克只有2号车是完整的,1号车直到战争结束也没等来炮塔
而“巨鼠”的诞生,则完全出于元首的灵机一动一动动,年的某次视察时,他随口喊出了“要用千吨的坦克碾平陆地”的标准元首式口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为讨得欢心,克虏伯公司祭出了“看家法宝”——“爱德华·格罗特”。毕竟,研究千吨巨坦,这事儿他最有经验。
格罗特:沉迷“巨大化”的设计师
说起来爱德华·格罗特也算个奇人。有资料显示,他不仅是克虏伯的工程师,善于“设计坦克”,甚至连潜艇生产也能插一脚。而且他对兵器的巨型化情有独钟,能够紧紧的抓住元首的心。早在年,二战前的苏德蜜月期,苏联请德国帮忙发展坦克时,其为苏联设计的坦克,体重那是一路飙升。
苏德蜜月期:左为年的德国总理“海因里希·布吕宁”,右为斯大林
先是重约25吨的TG-1型坦克,虽然性能不错,却因采用了大量德国精密部件的缘故,远超出苏联工业能力而作罢。接下来是30吨级别的TG-3型,基本是以T-28为原型,更换克里斯蒂悬挂的产物。
爱德华·格罗特设计的GT-1型坦克
最后是重达75吨的TG-6型(也有人称之为TG-5),虽然工程进展不多,但仍在苏联人的修改下成为了百吨级的T-42超级重型坦克。这里TG-6已经为巨鼠的出现准备的一项关键技术:即涉水时可以自动变为水密状态,涉水深度为2m。
网上制作的T-42型坦克,身材相当苗条此外,格罗特还设想出了第一辆千吨坦克的草图。这辆跟厂房差不多大的“无名巨坦”,装有3-6个炮塔,包括一组双联装mm主炮(有资料称为mm),mm“副炮”,76和45mm“小炮”。前装甲厚达mm,侧装甲也有mm。乘员高达40人。
“无名巨坦”的概念图而且格罗特考虑的也十分周全,他为这款“千吨”坦克装上串联发动机组,能提供匹马力。同时还计划采用液力传动和电气控制系统。在此我们将T-42、无名巨坦和我们的巨鼠设计图进行比较除了炮塔数量和外观细节上有所区别,我们已经能够在前二者身上看到后来巨鼠的身影。
千吨巨鼠:陆地巡洋舰
言归正传,年6月23日,格罗特正式向元首提出了名为“陆地巡洋舰”的千吨坦克计划。不出所料,喜欢“大舰”和“巨炮”的元首,对格罗特的设计非常来电。在确认过眼神后,他下令要将“千吨坦克”计划进行下去。当年12月,千吨坦克已在图纸上初见雏形,元首兴高采烈的为其命名“巨鼠”(Ratte)。
视察古斯塔夫巨炮,希特勒对巨型兵器相当痴迷
从外观上看,“巨鼠”的尺寸将达到长35米,宽14米,高11米。一个标准篮球场是乘不下的,高度足有三层楼高。体重则会达到创纪录的吨,大概是鼠式坦克的5倍,是虎式坦克的18倍。仅装甲就重达吨,厚度达-mm(这一点经过计算,我们认为并不现实)。
与一栋楼的高度对比与篮球场的大小对比
与鼠式坦克的重量对比
要承载如此重量的庞大身躯,巨鼠每侧有多达11-15个负重轮(各种版本数据不同,未有一个准确数字),包裹这些负重轮的履带宽达3.6米,由三条1.2米宽的分履带组成。成员则多至40人,虎式坦克的5人制车组与之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乘员人数对比(巨鼠VS虎式)
巨鼠坦克,而左下角的是“虎王”
陆地巡洋舰上的海军炮
在武器装备上,陆地巡洋舰不负其名,主炮直接搬来了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所用的毫米主炮。甚至连“炮塔”也照搬了“沙恩霍斯特”的设计,只不过将之适当修改,去掉了一门主炮而已。这样做的好处是:“巨鼠”可以直接发射海军的炮弹,而不用另起弹药生产线,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下后勤的压力。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除了来自“海军”的主炮外,“巨鼠”还计划装备用于“猎虎”、“鼠式”坦克的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众多防空火力。只不过,关于该炮的装备位置,一直存疑。有人认为应当是装在前部,也有些人认为是装备在后方二级炮塔内。甚至还有人认为,“巨鼠”体积巨大,可以模块化操作。毕竟图纸车,真实性你们懂得...
“猎虎”坦克歼击车,其装备一门Pak44L/55型mm反坦克炮
主要火力来源于“海军造”,动力系统也难免俗。“巨鼠”计划中的推进方案有两种:一种采用2台马力船用柴油机,另一种则是采用8台马力的奔驰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同样源于海军的“鱼雷艇”。两套方案均可保证为“巨鼠”提供马力的澎湃动力,让其以40公里的时速驰骋陆地。
P.的两套动力方案如前边所提,“巨鼠”还有一定的涉水能力,为保期间发动机供氧充足,工程师们还将U型潜艇上的通气管也搬下来,按在了“巨鼠”身上。车体上还设计有一个车辆舱,可搭载两辆宝马R12摩托车(另一说是R-35),用以侦察。此外,还配有一个紧凑的医疗区和一套独立的厕所系统,毕竟40多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
BMWR-12型摩托车昙花一现巨鼠被砍
这么“强悍的巨鼠”,结局如何呢?自然是和其它恍若一梦的德意志图纸奇观一样——惨兮兮,同属“巨型兵器”的H39好歹铺设过龙骨,“古斯塔夫”也上过战场,而“巨鼠”则永久的停留在“图纸”上。年初,德国“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施佩尔认为:“巨鼠”并无任何实际用途,直接取消了该计划。
事实上,克虏伯公司还曾有过P.0计划。其主要武器就是“古斯塔夫巨炮”。而P.0的体长将超越“巨鼠”达到42米,体重飙升到0吨,操作成员为人。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P-0并非坦克,反而与“卡尔臼炮”类似。至于P.0的结局,想必大家都能预料到——同期被德国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无情的砍下马...
网友绘制的P.0线图,看起来就是个自行“古斯塔夫”
事实上,无论是幻想中的H级战列舰,还是不着边际的“巨鼠”,即便是真实建造出的“古斯塔夫”巨炮,都是元首个人喜好的产物...他们为德军带来的实际作用非常有限,却牵扯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不菲的财力。这么说来,除了让今天的我们领略那个时代的疯狂,他们也是为“反法西斯”做出过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