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多所中专老校园55幅手绘画明日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方被拆迁。老房子被拆了,学校搬迁了,小巷消失了,我们熟悉的地方在一点点消逝,城市给我们的记忆越来越少。12月12日,在文山学院艺馨楼将举办一场画展,展出55幅钢笔画,州财贸学校、州师范学校······多所已经消失的中专老校园记忆,在一位老师的笔下再现。这位老师是谁?为何这么牛?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与他的钢笔画。

数笔勾勒的传神画作,将文山昔日多所中专老校园的美好风景展露无遗。这些栩栩如生的钢笔画,出自文山州财贸学校的美术老师王爱顺之手。今年42岁的王老师是砚山人,从大学时期开始系统学习画画,作为一名老师的他,怎么对钢笔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高中的时候我哥到秦皇岛上学,就在当地买了一本钢笔画技法寄给我,我受了很多的启发,特别是一些美术大师的作品,让我很感兴趣,我就临摹了很多幅。(之后)我上的大学是当时的文山师专美术专业。通过大学的学习,技法上的训练提高了,还有思维上的锻炼,这样为我现在画钢笔画确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王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文山一直在进行城区改造,当时没有把文山的老城风貌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他感到很遗憾。年在得知州财贸学校连同州卫生学校、州农业学校、州师范学校、州民族师范学校和州技工学校等六所州属中专学校一起于年初搬迁的消息后,王老师决定为自己所就职的学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给年轻一代留下昔日文山红极一时的多所中专学校的记忆。

为了让自己的创作有独特的视角,一有时间,王老师就会在校园里寻找合适的角度静静观察、取景、摄影。他说,当时为了收集即将被拆迁的各学校资料,他曾反复多次带着相机到学校拍摄素材。

文山州财贸学校老师王建福:“我是用最快的方式,也就是照片记录下来,最后用图片作为素材来进行绘画。在收集的过程中也不是很顺利,怎么把这些老校园画得让曾经学习过或者工作过的师生们见了以后既感觉到相当熟悉,又引起他们对美的欣赏的感染力。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也是反复去看。像老文山师范学校,我至少去过十次左右。在收集的过程中,也和学校老师、学生进行交流,他们也给了我一些好的建议。”

通过半年的不懈努力,素材终于收集完成。该用什么样的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老校区的情感呢?经过几番思索之后,王老师最后选择了极有张力的钢笔画。

文山州财贸学校老师王建福:“要是画油画的话,肯定画得更快,或者用电脑绘画来表达,都没有那种凝重的感觉,后来通过思考后,这些都被否定了。我当时有一种感伤的情绪,还是用这种钢笔画的方式来表达,因为它的颜色主要是黑白颜色,这样和我们通常认为的老照片感觉有点像。”

年6月,王老师着手进行钢笔画的绘画创作,创作前期主要以自己就职近20年的州财贸学校进行绘画。一开始创作还比较顺利,半年内就绘画好10幅钢笔画,然而,当绘画涉及到其它学校时,创作一度陷入困境。

文山州财贸学校老师王建福:“然后就扩展到其它五个中专学校去,在画的过程中当然是很困难的,画的时间要很多,接送孩子这些造成了时间上的困难,在画的过程中腰病还有劲椎病复发。”

尽管创作困难重重,但王老师并没有退缩。为了让钢笔创作出来的“校园系列”作品拥有趣味感和真实感,王老师采用了国画白描的虚实方式,合理利用线条呈现3D效果。

文山州财贸学校老师王建福:“我在画的过程中力求把这些老校园画的比较像,给人要看了之后就知道是哪个地方,哪个学校。所以在画植被的时候,我是用了自己的想法。要做到粗中有细,细中有粗,这样我们看着作品就有一种身临其境3D的感觉,从而避免了平面画的效果。”

年底,历时三年半,王老师终于凭借自身的毅力完成了这六所中专老校园的钢笔画创作,流畅的线条勾勒,对比强烈的黑白光影,紧凑布景的55幅钢笔画饱含了王老师对学校的深深情怀。

王老师现在正在用心筹备12月12日的画展,他为此次画展取名《记忆55》。数字“55”是为了纪念他的年和年,这两年是他重拾专业,从起步到小结的两个年头;“55”还表示画幅的数量,每幅画都是记忆中的风景。当记者问及他为何要举办此次画展时,他表示希望能将自己呕心沥血之作与大家分享,让更多人重拾对老校园的青春记忆。

文山州财贸学校老师王建福:“我希望到时候我们曾经在这几所学校上过学的校友,还有工作过的同事及其他社会各界的人士都来看一下,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回忆一下这段美好的校园生活,青春记忆。”

编后:王老师的《记忆55》画展将于年12月12至13号早晨9:30-17:00在文山学院艺馨院二楼展厅展出,届时望广大感兴趣的市民前往观赏。

以上内容由文山广播电视台《每天看点》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shue.com/bsly/9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