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长到4至6个月时,乳牙萌出,清清亮亮的口水开始挂在嘴角,沾在粉嘟嘟的小脸儿上,呆萌可爱。过了两岁,乳牙陆续长齐,还是口水不断,可就令人挠头了:孩子的口水是不是太多了?
口水分为唾和涎两个部分。正常的唾液,清澈、透明、流动、温暖,如源头活水;唾液质量下降,精变成浊,成了黏稠拉丝的涎液。小儿流涎,中医学称为滞颐,是脾不足、收摄能力变差的表现。
耳穴疗法对小儿流涎有良效,立足根源解决“家有口水娃”的困扰。案例:邻居家的小女孩今年2岁,聪明活泼,非常爱笑,很招人喜欢,鬼点子还特多,就是个头偏矮,正应了那句俗话:心眼儿太多,压得都不长个儿了。一天下班回家遇到孩子妈妈,对我坦诉孩子总流口水,还时常挂着鼻涕牛牛,小花脸怎么也擦不干净。家人想尽办法,也尝试了很多偏方,效果都不理想。聊了半天,我得知孩子平时胃口不错,尤其爱吃零食和水果。睡眠不踏实,夜里经常踢被子,大便偏干,初步考虑为胃强脾弱的体质。了解到贴耳穴能解决问题,孩子妈妈带着小女孩求助于我。
看过舌头,舌体淡,中后部苔白厚,湿滑。嘴角还有口水印,手心也潮潮的。治疗过程不算容易。小机灵鬼的求生欲格外强烈,以为要打针,百般挣扎,哭个不停。我费尽口舌,变着法子才完成治疗。心里一直打鼓:贴上是不假,可小家伙这么不配合,该不会到家就揭下来吧!我叮嘱家长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