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40.html
说到鼠,首先要讲老鼠封相,传说玉皇大帝过生日时要封十二位轮值官,谁来的早就封谁。老鼠天性聪慧机敏,又是夜晚活动的先锋,一夜没睡急行军,但总归短腿短胳膊小身板,无论如何超不过牛高马大的其它动物,黎明时分一条大河横亘在眼前,正当老鼠无计可施之时,一头大青牛哞哞的走了过来,老鼠小眼睛一眨巴纵身跳上牛背,老牛憨厚老实懒得计较,小老鼠便一路晃晃悠悠随着青牛渡河顺利到达天庭,玉皇大帝钦点,老鼠第一个跳到前面,鼠头牛二就这样定局了。
老鼠可以说与我们人类一直相伴而行。据史书记载,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老鼠就已经在地球生活万年了。研究表明,老鼠的骨骼90%与人类相同,基因80%与人类相同,所以人类许多医学成就都是拿老鼠做实验的。而且据民间传说远古时代,宇宙尚未形成,天地混沌一团,是老鼠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将混沌咬破,从而使天地分开,宇宙成型,才有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因而就有“鼠咬天开”之说。
按说老鼠是人类的救星,古人把老鼠视为“鼠神”感恩有加。那么老鼠是如何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呢,以至于给老鼠强加了好多贬义词,诸如“贼眉鼠眼”、“鼠窃狗盗”、“鼠目寸光”。说起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老鼠凭着其敏锐的洞察力钻鼠洞,在人类栖息的居所登堂入室;凭着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啃噬成瘾,突破人类制造的一道又一道防线,偷油盗粮给我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老鼠还是病毒,流行性疾病的传播者,老鼠本身常出于泥土及污秽之地被人们列为“四害”之首,尽管在人类无情打压之下,猫狗天敌围剿下仍然以惊人的繁殖力在地球生物群落里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老鼠自古也是和文学沾一点边的,有褒有贬诗文兼有如:咬文嚼字。李白有诗云:“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陆游在《村居书事》里也写道:“书收鼠啮犹堪读,柿拾鸦残亦自甜。”纳兰性德的词句“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更是把它的蠢蠢欲动描摹的活灵活现。鼠,永远是书之大患,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老鼠可是既烦又无法摆脱的伙伴,夜半三更你在翻书,老鼠在黑暗中串来串去窸窸窣窣啃食。而《菜根谭》中“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之教诲应该是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典范。记得小时候读过《西游记》二十二集中描写唐僧被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所捉,孙悟空四探三入才救得。总而言之,鼠者一直让人打也打不得,恨也不值得恨的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