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大港油田工作了几年。顾名思义,凡是油田所在地,都比较荒凉。这是个退海成陆的地方。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通往市区的公路,油田这一段,就是以原来的拦海堤为基础建的。我的单位,就在拦海堤靠海的一面。由于是退海地,盐碱特别厉害。除了一小片一小片的芦苇,就是稀稀落落的一种叫“碱蓬棵”的植物,其它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我的单位就建在这片荒地上。
由于周围都是荒地,“芦苇根”和“碱蓬棵”的子实,为老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老鼠特别多。那时候,国家提倡搞爱国卫生运动。单位响应号召,经常搞灭鼠活动,每年都会搞一两次。活动规定,每家要在规定时间内,消灭多少只老鼠。定消灭老鼠指标时,不只包括职工,是以家庭为单位。比如说,大多数家庭都是小三口,也有包括老人的四口或五口之家。
以每人交两只算,五口之家就得交十只。有人提出老人和孩子没有捕鼠能力。那不管,就这么规定。你想想,光职工就好几百人,加上家属得多少人。交上来的死老鼠,处理也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后来有聪明人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只上交老鼠尾巴即可。这一下就简单多了。每家发几个牛皮纸的信封,检验人员只要查看信封里有几个老鼠尾巴就行了。这样一来,都省事,皆大欢喜。
新的问题来了,在集中灭鼠的时间里,老鼠好像被逮绝了,人们越是着急,越找不着老鼠。那时候人们干什么都想争个先进,生怕被别人落下。正当大家急得搓手跺脚的时候,有聪明人又出了个聪明主意。去野外抓。野地里,除了稀稀落落的芦苇和碱蓬棵以外,大片的盐碱地裸露着。地上有很多小窟窿,那便是老鼠的巢穴。
也不知谁发明的,提一壶水,灌到老鼠洞中,等洞灌满,老鼠就跑出来了,一铁锹拍下去,把老鼠打翻在地,趁机用铁锹切下老鼠尾巴,再去找下一个目标。我们家属于小三口之家,按规定要交六只老鼠尾巴。为了完成任务,趁着星期天,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我和孩的爸,扛着铁锹,提着水壶去到野地里,找老鼠“要尾巴”。此时已经有和我们想法一样的同事们,捷足先登了。好在地方足够大,老鼠洞足够多,谁也不影响谁。
孩的爸很快锁定了一个老鼠洞。他往里面灌水,我站在洞口旁,举着铁锹准备往下拍。很快,洞就灌满了,一只小老鼠水淋淋地从洞里跑了出来。按照以往的经验,老鼠刚跑出来的时候,由于淹水的缘故,是闭着眼的。这时候,就得赶紧拍下去。稍慢一点,老鼠定一下神,抖一下身上的水,一睁开眼,就会呲溜一下逃之夭夭。
一开始我和孩的爸是并肩站在鼠洞旁。灌完水后,他顺势往后退了两步,站在了我的斜后方。老鼠一出来,我一犹豫,没有第一时间拍下去,下意识地扭头看了他一眼。孩的爸吼道,“看我干什么,拍老鼠”。我慌忙一铁锹拍下去,老鼠已经跑没影了。就听哎吆一声,回头一看,孩的爸用手捂着前额,血顺着指缝流了出来。原来我抡起铁锹的时候,慌忙之中抡偏了,铁锹的边正好碰到他的额头上。
去卫生所处理伤口的时候,人家开玩笑问他怎么“挂了彩”了?他瓮声瓮气的说:“找人切磋武功去了”。那时候,正好有一个香港的武打片在上演。后来这件事成了大家的笑谈。交老鼠尾巴这件事,只实行了一年,因为人们发现,集中灭鼠没多长时间,老鼠又出现了,比原来只多不少。不同的是,很多老鼠都没有了尾巴。原来,人们抓到老鼠的时候,只是把它们打晕了,取下尾巴后,丢下死老鼠,就扬长而去,后来大多数又都缓了过来。交老鼠尾巴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只有不时跑出来的没尾巴的老鼠,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好了麦仁姨的故事讲完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谢谢大家!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