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帝孙权第三章决策失误

白癜风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7/5766470.html

1

赤乌十三年()末,孙权立第七子,当时只有八九岁的孙亮为太子,并以其母潘氏为皇后。立幼子为太子是孙权的一个重大失误,造成了严重后果。

2

孙权为何最终选择幼子孙亮为太子?张作耀在《孙权传》中提出,孙权立孙亮为太子,“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死期很快就到了。”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其他原因,则有此时孙权年事已高,而孙亮年既幼,“故尤留意”。孙权发现孙亮虽然年幼,却聪明异常。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次孙亮要吃酸梅,便命人至府库取蜂蜜。在取来的蜂蜜中,孙亮发现了老鼠屎,就令人将守库官员带来问是怎么一回事。守库官员辩解说不知道,并指出孙亮派去的人在此前也曾经私下去要过蜂蜜,但他没有给。言下之意,这次事件应该是他被人报复了。孙亮也不言语,只是将老鼠屎剖开,尔后他惩罚了派去取蜂蜜的人。众人皆不理解,孙亮解释说,如果老鼠屎是先就在蜂蜜中,剖开后其中心也应该是湿的,但现在老鼠屎外面虽然是湿的,里面却很干燥,由此可以断定老鼠屎应是后来放入蜂蜜中,守库官的确被人陷害了。众人听罢,始恍然大悟。

3

除了因为聪明而获得孙权赏识外,孙亮还获得了全公主的支持。全公主顺着孙权之意,极力称赞孙亮,并促成了自己的孙女与孙亮的婚事。

4

总之,一方面由于潘夫人母子甚得孙权欢心,另一方面则是在全公主的大力支持下,赤乌十三年()末,孙权立孙亮为太子。太元二年()夏四月,孙权去世。临终前,孙权诏命大将军领太子太傅诸葛恪、中书令领太子少傅孙弘、侍中孙峻等大臣辅佐孙亮登基称帝,改元建兴。由于孙亮年幼,尚无能力治理国家,政权悉归辅政大臣。他们之间引发了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孙峻逐渐掌握了朝政。

5

当时孙峻为丞相、大将军,总督内外军事,完全控制了大权。但不久孙峻病逝,其堂弟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代知朝政”,实际上掌握着政权。太平二年()四月,14岁的孙亮开始亲政。但是,实权却依然掌握在孙綝手中。不甘心做傀儡皇帝的孙亮试图夺回朝政,联合太常全尚、将军刘丞等人密谋除掉孙綝。岂料尚未实施,就为孙綝察觉。太平三年()九月,孙綝夜袭全尚,将其扣留,随后又包围皇宫,逼迫15岁的孙亮退位,废其为会稽王。

6

太平三年()十月,孙綝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其后,孙綝等将孙亮押往封地会稽(今浙江绍兴)。两年后,从会稽传来孙亮企图复辟的谣言,于是孙休借机将孙亮贬为侯官侯,并派人将其强制遣送侯官(今福建福州)。孙亮在途中自杀。孙权生前最看好、最疼爱的小儿子就这样结束了生命,死时只有17岁。关于孙亮的自杀,当时便是一个谜,后人推测其应为孙休所杀,但始终未能找到有力的证据。

7

孙亮10岁登基,却始终未能掌握实权,甚至连真实的死因都无从查找,其结局之惨未免令人唏嘘。《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评价说:“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不过,孙亮的败亡,其实还不如说是孙权所致,他以毫无政治经验的幼子为帝,不仅造成了自己朝政的失误,更给吴国造成了严重后果,使得吴国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文章来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shue.com/bszz/9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