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3时,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第三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负责人、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黄如欣,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伯德,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春出席发布会,介绍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医疗救治方面●
截至2月4日24时福建省确诊病例例
截至2月4日24时,福建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危重症9例、重症14例,治愈出院7例,目前住院治疗例,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全省现有疑似病例91例。目前,确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福建省全力救治患者
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落实首诊负责集中救治一是加强发热门诊管理。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家医疗机构规范设置了发热门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名称、级别、联系人姓名、电话等信息,负责对发热病人进行筛选、分类,避免患者无序流动,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医院内交叉感染。二是及时诊断报告病例。落实首诊负责制,对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立即通过网络直报。及时将病例确诊工作权限下放给各设区市,组织全省符合条件的22医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缩短病例确诊时间,确保医疗救治和密切接触者隔离及时有效。三是集中救治患者。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及时将确诊患者送至17医院集中救治,确保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全力救治疑难重症患者一是成立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由呼吸、传染、重症、影像、临床检验、中医等专业79位专家组成,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的省级培训、技术指导和重症、危重症及高龄患者的医疗救治指导等工作。二是建立重症、危重症新型冠病毒肺炎患者病情日报机制。医院加强对重症、危重症病例的诊疗管理,及时将病情监测情况报告省卫健委,省卫健委组织专家对重症病例进行评估,确认临床分型,及时制定或调整完善救治方案。三是建立新冠病毒肺炎远程会诊和巡诊机制。医院,设立福建省新冠病毒肺炎防治远程指导中心,由省级专家组24小时轮流值班,医院防治工作开展远程巡诊、疑难重症病例会诊和指导工作,做到“一人一案”,力争不出现死亡病例。四是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药人员按照国家诊疗方案积极参与医疗救治工作,积极应用中医药药物、制剂、疗法开展治疗,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作用。五是向福州、莆田市分别派驻专家指导组,并组建2支省级专家巡回指导组对其余7个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巡回指导。积极扩充医疗救治资源一是增加专门收治床位。全省医院91家、收治床位张,医院17家、收治床位张,各地均有1-2家医院、预备床位张。二是确定医院。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要求,指定福建医院(医院西院)医院。目前该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病房等已基本改造完毕,有望近日投入使用。各设区市也遴选具备呼吸道医院医院,做好病房、药品、设备、消毒器械和防护用品的配备。三是加强医疗救治技术培训。通过视频培训、在线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组织4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参与培训人数达人次。通过网络培训,全省共有10.17万名卫技人员完成现有全部课件学习。医院配置急需的医疗救治设备。安排万元为全省67医院紧急采购负压救护车。紧急采购、补充配置一批呼吸机、PCR检测仪、防护消杀用品等疫情防治亟需的医疗设备和医用物资,为患者的医疗救治提供保障。做好应对节后就诊工作一是加强医疗资源统筹调配,制定下发了应对春节假期后群众就诊高峰的工作要求,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二是加强门急诊管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对全部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适当增加预约门诊号源比例,严格控制诊间加号,优先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尽量减少患者聚集。三是加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工作,力争不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下一步如何加强医疗救治工作
加快现医院医院非新冠肺炎患者转送工作方案,有序腾空备用床位。全省医院91家、收治床位张,医院17家、收治床位张,各地还备有1-2家医院、预备床位张。确定医院主要指定医院医院,有关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各设区市也遴选具备呼吸道医院医院。严格遵医院按照国家卫健委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诊治,一般的治疗措施有:抗病毒治疗,提高免疫力,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激素治疗,中医治疗等。发挥好省级远程会诊指导中心作用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由省级专家对各地收治的每一例重型、危重型患者进行会诊,指导各地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形成“一例一案”,努力做到精准、科学、合理治疗。加强培训提升医护人员业务水平通过视频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强心内科、消化内科、中医科等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的培训,主要是解决传染科人员不足的问题,强化实战演练,增加医疗技术力量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大投入做好物资准备医院配置急需的医疗救治设备、药品、防护消杀用品等疫情防治亟需的医疗设备和医用物资,为患者的医疗救治提供保障。截至2月3日17:00福建省援湖北医疗队管理住院患者85人
2月2日上午9点,福建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一共医院,接管住院患者86名,其中重症2名,危重症4名。接管4、5层病区后,医疗队严格落实病区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防护和病区环境消毒工作,积极有效救治患者。一是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全体医疗队员始终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开展临床救治工作。在解放军医疗队前期救治下,福建省医疗队自接管病区后治愈出院患者6名,转医院重症监护室2名,新收治入院患者7名,无死亡病人。截止2月3日17:00,福建省医疗队管理住院患者85人,其中重症4名、危重症3名。福建省卫健委要求医护人员在全力救治患者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防护。根据前方反馈的情况,医疗队院感组专家们正在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要求,开展人员培训演练、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培训演练。全体队员接受国家卫健委院感专家培训,并开展防护品穿脱规范流程演练。二是加强驻地感染防控。队员宿舍按照“三分法”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洁净区,对全体队员健康状况进行每日定时监测。武汉当地政府每天2次对驻地进行消毒。医院感染防控巡查。医院病区进行巡视探查,对医护人员提出院感防控建议意见,针对重要环节和关键环节进行质控管理。除了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1月31日,福建省派选省疾控中心4名实验室检测人员组成应急监测队支援湖北省襄阳市;2月3日晚上,福建省增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7台车辆29人驰援武汉;2月4日晚,按照国家的统一调派,福建省再次紧急派出名的专科护理队前往湖北武汉支援。●福州防控工作●截至2月4日24时福州市确诊病例55例
截至2月4日24时,福州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5例,其中治愈出院2例,危重症6例,重症2例,疑似病例22例。目前确诊病医院统一收治,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并趋于好转。联防联控的主要做法
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早在1月19日下午,福州市就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各县(市)区着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随后,福州市成立了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王宁书记任组长的新型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指挥部,市长尤猛军任总指挥长,指挥部高效运作,及时处理各类疑难问题;市县镇村四级全面启动;体温检测、物资保障、集中观察、监测隔离、环境整治等14个工作组形成严密的“防护网”。科学救治、强化筛查福州市预拨了万元医保基金,确定了10医院,首批组织市级医疗救治专家48名,名医护人员投入救治工作。同时,加强筛查工作,福州市疾控中心共检测病例标本人份。对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安排专人管控,隔离观察,严防交叉感染。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重点采取:1、守牢道口、家门口。在机场、火车站、公路等各交通枢纽设立64个临时检查站,实施体温监测、查验身份,截至2月3日,累计检查车辆77.7万辆次、火车趟、飞机架,万人次。各乡镇、社区(村居)都开展“敲门入户”行动,逐户筛查重点区域来榕人员的情况。截至2月3日,全市排查到湖北(武汉)入闽人员名,逐一登记造册,累计实施医学观察的有人,其中人解除医学观察。2、减少流动。从1月23日开始,福州市就陆续下发通知,取消各类群体性集会活动,包括关停网吧、KTV等特种行业营业;暂停开放旅游景区、公园、图书馆以及宗教活动场所等;停止各类线下课外培训,延迟学校开学时间;减少地铁、公交运营班次等等。3、延迟企业复工时间,对于部分保障民生的企业,严格落实行业、企业防控责任,按一人一档的要求,严格管控;对行政事业等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鼓励网上办公。4、充分发动群众。通过发放《致福州全市市民的一封信》,利用新媒体平台编制短视频等方法,指导广大市民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形成群防群治格局。广开渠道、保障物资目前,福州市财政拨付了万元用于防控各类保障,正组织本地企业复产、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紧缺物资,同时,还通过社会各界捐赠、海外乡亲代购、电商网购等渠道储备防控物资。生活物资方面,加大各类市场物资保障供应力度,做好粮食和副食品储备供应工作,目前全市粮、油、肉、蛋、菜等民生物资供应充足。统一消杀、不留死角加强对公交车、地铁车站、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消毒消杀,对垃圾清运点、公厕等环卫场所坚持每日两消毒作业标准。1月24日以来,累计对物业小区消毒次,办公场所等公共区域预防性消毒面积达万平方米。此外强化垃圾清运处置,落实废弃口罩收运和医疗废物垃圾收集,并实行无害化处理。守望相助、共克难关针对无处可去的湖北籍旅客,隔离不隔心,福州市设立了专门观察点;开通了3条肺炎咨询服务和2条心理咨询热线,消除市民恐慌心理;4日,福州市又围绕优化金融服务、做好企业服务、稳定用工队伍等方面,出台了十条措施,鼓励全市中小微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共渡难关。医院已收治确诊患者53例
疫情发生后,福州市第一时间部署,确定了医院医院。医院已腾出间病房,做好收治患者准备;专门成立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院防治工作,并备齐了所需医疗设备。按照国家和省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病人救治原则。截止2月4日24时,该院已收治确诊患者53例,其中治愈出院2例,在院51例中仍有危重症6例、重症2例,还收治有疑似患者1例,发热门诊累计接诊人次,对危重症、重症患者,院方均第一时间及时请求省级专家组对病人予以会诊,指导诊疗。目前所有患者总体症状均保持稳定或有所好转。为做好后续医疗救治工作,福州市已制定支持医院全力救治新型冠肺炎病人的三个后备梯队医务人员方案。目前,三个后备梯队已完成组建和人员抽调,第一梯队名医务人员已投入救治工作中,二、三梯队共名医务人员,也将于近日完成培训,时刻待命。应对人员返程高峰福州这么做
牢牢把住“四个关口”一是把住进城关口。在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国(省)道等进城入口设立关卡,做到逢车必检,过境必查,确保所有车辆、所有进出人员信息详细、体温监测到位、行动轨迹有据可查。二是把好村居、社区入口。开展守护家园行动,安排专人把守村、社区入口,建立外来人员及车辆信息档案,逐门逐户开展“敲门行动”,摸排湖北、武汉、温州人员情况。三是把好单位门口。在已上班的单位开展体温检测,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全员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做好个人防护,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四是把好家庭关口。每个家庭都要做好个人防护,不串门、不聚餐,不参与任何聚集性活动。发现不适及时就医。严格执行企业复工时间要求,减少人员流动按照国家和省里相关规定,福州市已下发通知要求,除了疫情防控必需的生产单位、群众生活必需的供水供电供气农贸市场等企业外,其他企业复工时间不得早于年2月9日24时。遇特殊情况需提前复工的,应当经所在地县(市)区应急指挥部同意后方可复工。严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市指挥部近日已专门对加强节后返岗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返岗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致在榕企业家的一封信》等,要求企业切实承担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好防控工作方案,做到防控责任到位、员工排查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员工动员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并督促企业要求目前还在武汉、湖北其他城市、温州等重点地区的员工暂缓返回福州,等候复工通知。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开展
面临春节之后的人员返程高峰,福州市将:严格把住进入福州的各道关口严格管理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守住路口、守住社区和村口、守住单位、守住家庭,真正做到逢口必设卡、逢车必检查、一个不漏测体温、一个不漏查来历、一个不漏登记造册,重点地区进入人员一个不漏快速纳入健康管理。重点严防集聚性扩散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远离传染源,做好个人防护,坚决杜绝家庭式聚餐、集体性聚会,坚决杜绝参加各类宴席,严禁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对治理不力的地方、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对于参与聚集性活动的,一经发现立即隔离,任何人不得例外;之前参加过聚集性活动的人员,必须自觉居家隔离,配合做好防控工作,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持续加大各种形式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的防护意识,鼓励他们踊跃举报可疑人员和车辆,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加大保障物资供应进一步加强供应保障力度,确保药品、防护用品、生活必需品、卫生清洁用品等及时供应、价格稳定。●科研攻关方面●检测诊断试剂科研攻关取得初步成果
疫情发生后,省科技厅紧急启动应急科研攻关,采取“先研究、后立项”、“边申报、边研究”的措施,迅速组织动员福建省科研团队,加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诊断试剂科研攻关力度。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例如: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庆阁教授团队已研制成功新型冠状病毒RNA假病毒标准品、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以及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并于近日在有关疾控中心及临床单位开展应用;1月31日,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提取试剂备案注册成功,目前已加紧投入生产,每周可向市场供应4.2万人份。该团队与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现场检测一体机正在进行临床测试,并已启动报批流程。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快速诊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峻博士团队自主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并与泰普生物公司合作实现产学研转化,该产品已在省内有关疾控中心开展应用,并已通过快速通道申报“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获批后每周可向市场供应7万人份以上;1月底,该团队已启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二代产品“现场快速检测试剂”开发工作,可以在基层现场快速检测出病毒,医院缺少专业的医学PCR实验室、检测工作量大等问题。此外,省内一些生物企业也已紧急研制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正申请进入国家药监局的快速审批通道。正在对新型冠状病毒初代载体疫苗株进行深入检测和验证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与香港大学等单位建立产学研紧密联合攻关联盟,正在对新型冠状病毒初代载体疫苗株进行深入检测和验证,开始了单克隆抗体的初步筛选,现已完成鼠、兔、羊驼等多种单抗制备的第一针次免疫,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载体疫苗的推进细节,与国家药监局进行了初步沟通,并提交了疫苗研究进展概要;扩大培养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表达质粒并进行大量提取,为后续开展核酸免疫做准备。目前,该团队正加紧开展疫苗研发工作,省科技厅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