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财商,就不得不提财商教育的创始人,富爸爸罗伯特清奇。
罗伯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设计了现金流游戏,这个游戏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老鼠赛跑。老鼠赛跑究竟是什么?
它为什么被称为是人生的财务陷阱?困在其中的老鼠又要如何成功跳出这个陷阱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次罗伯特清崎在公园里散步,他无意间看到路边一个小摊位上一个小老鼠在笼子里,为了吃笼子上方悬挂的奶酪,小老鼠飞快地跑,笼子也随它飞快地转圈。老鼠跑得越快,笼子也转得越快。但是无论他跑得再快,这个小老鼠始终在原地够不到奶酪。
这引发了罗伯特的思考,在笼子里奔跑的小老鼠,不就像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吗?无论多么努力的奋斗,可我们在财务方面始终在原地转圈,获得不了自己追求的财富。牛津字典对老鼠赛跑的解释是:一种人们陷入为争夺财富或权利而进行激烈竞争的生活方式,通常这是一个令人疲惫不堪的过程。我们很多人的一生就是典型的老鼠赛跑模式。
身在老鼠赛跑圈的人们为金钱工作,每月的支出主要靠工资收入,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或者虽有资产,但带来的收入还远远不足以维持家庭的花费,只能辛苦工作赚钱,不断地为人生奋斗着。在老鼠赛跑之中求生存,越努力越心酸。在老鼠赛跑的人生中,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如生孩子、离婚、失业、生病、出意外、吃官司等等,都和金钱密切相关而跳。
说老鼠赛跑的诀窍却不是挣越来越多的钱,因为衡量一个人财富的不是这个人能挣多少钱,而是这个人拥有多少资产。很多人之所以深陷老鼠赛跑陷阱,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足够的金融财务知识,没能掌握金钱的运动规律,不具有富人的思维方式,也不清楚资产和负债真正的定义。富爸爸罗伯特清崎认为,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穷人不知道金钱运动的规律,而富人却非常熟悉。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老鼠赛跑的陷阱呢?首先我们看看穷人和富人截然不同的资产负债表。穷人和中产的收入来源是单一的工资,他们购入了大量的表面上是资产,实际上却是负债的物品。在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上,负债大于资产,所有工作所得的收入都用来消费和填补负债砸出的深坑。而富人则不断地积累资产,利用资产产生现金流。因而在富人的资产负债表上,现金流不断地从资产中流出,供富人享受生活,并且进一步扩大资产,也就是再度流回资产,把资产越养越肥。
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股票分红,一个人甘愿在老鼠赛跑的模式中不断循环,还是跳出老鼠赛跑,乘快车飞奔向财务自由,首先是自己的选择,想要跳出老鼠赛跑,就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甘愿付出必须的代价,不断地创造自己的资产。当然了,这种代价你最终会认为是值得的。跳出老鼠赛跑需要耐心,没有能够让人一夜之间成为富豪的好事,富人的资产也都是通过漫长的原始积累,当在积累中逐步实现被动收入超过总支出,这个人就跳出了老鼠赛跑的陷阱。
其次,既然是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那么就需要我们发现那些打破常规的机会。这里打破常规加了引号,是因为对普通人来说,这些机会是不寻常的。而在富人的思维模式中,这些机会都是非常常规的,是最基本的获取资产的方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致富的机会到处都有,可人们还是经常抱怨自己机会太少。
而当你改变了思维模式,你就会发现机会不仅多,而且机会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股票、基金、房地产、加密货币、黄金、购买和创办各种实业等等,每一种机会都有自身。不懂的投资方式不要碰,学清楚了再去尝试。我们说十年寒窗苦读,当。问你有多努力跳进老鼠赛跑,现在自然也要付出同样甚至是更多的努力来跳出老鼠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