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看着农村这些工具感觉特别亲切的,基

图片:红艳、常令令

文:愚伯的自留地

每次回老家,我总喜欢去拍那些被搁置在一隅的老物件,有时,我会长久地停留在古旧的气息里,用心拭去一件器物上的尘土,打量它的前世今生,虽然,有些老东东,在我们农村人的眼里司空见惯,但也禁不住好奇:它什么时候买来?将来要到哪里去?其间在农人的家里,它又历经怎样的故事?

时光在改变,形势在发展,在老家的农村,很多器具在不觉中,慢慢被淘汰,但有些老物件,虽然被岁月碾磨的处处斑驳,却在我们的父母和爷奶心中,始终不可被替代。

正像我们有了自行车、电瓶车、汽车却不能替代双脚一样。但对我们中青年而言,这些器具已经成为一种情愫的汇集点,因为,它们见证了农村发展过程之中的兴衰,也见证了我们的童年。

簸箕,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到如今,在凡从事耕作的老人家里,它的身影并不乏见。

实在无法叫出它的书名,我们当地方言叫(bulan),用来盛装面粉的器具。

兑窝子,好像家家门口都有,用来碾碎大粒盐、芝麻和黄豆之类。在农村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手扶拖拉机,曾是农村一些人赚钱的“利器”,虽然农村还在使用,它的价值,早已黯然旁落。

面瓢(面缸里用)或水瓢(水缸里用)。用成熟的葫芦锯开两半。一般用来wa粮食或在水缸里舀水。

家家必有的水缸。

盛装粮食的洋灰缸,可有效防止老鼠偷粮。先前它们被放在屋内最安全的地方,如今却被悉数请出,门口的空地,成了它们的可怜归宿。

案板,就不用说了,家家必备,洗过后,都这样晾晒,熟悉吧。

农村用的菜篮子,上地摘菜、摘棉花或赶集买东西,总会挎着它,是农村妇女们的最爱。

农村尚存不多的橼子,一般用来盛装少量的粮食。春节前后,家里蒸馍馍时,也有的家庭用它来盛。

农村用来装针头线脑的“针线框”。

用来把粮食入袋的专用工具。

碴(cha)子,在农村用来装草或装粪的工具,书名未知。

喂牛马或驴的石槽,一般里面放饲料或青草之类的东西。

小时候,你被放进过自行车的“小椅子”吗?

过去做饭时,铁锅的锅盖。

萝,用来过滤面粉、沙土所用。

挖蒜的专用工具。

小时候喜欢坐的马扎。

过去吃面条时,吃的蒜泥,就是它的功劳,老家叫蒜窝子。

传统“土称”,已被越来越多的电子称和磅秤所代替。

这样的方凳,凝聚着很多人年少时的幸福时光。

抓钩子,用来刨地的使用工具,用途最多的是用来刨红芋、红萝卜等。

撅(jue)头,在田里砍草时用。

顶针(箍轮子),纳鞋底做针线活时,用来顶针用。

丝瓜瓤,农村一般用来刷碗刷锅。

最后一张,你肯定看的眼花缭乱吧,但作为农村人,说出它们的名称,依然是小菜一碟。

看到了吗,这辆摩托车后面绑着的东西,是农村中买树人的专用标志。现在很少见了,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

据说,知道这些东东的人,基本都是30靠上的人,90后估计有很多都看不懂……

推开紧掩的往事,就像走进另一种惊艳岁月,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一个物也有一个物的归宿。常常想,如果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像裙子一样脱了又可以穿起,那么我们就可以让魂魄游离,穿在每一个老物件身上,走一段路程,就打量一下昨天,让时间牵着我们的手,与那些曾经熟悉的物什默默对峙,记住每一双闪烁在时间深处的眼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shue.com/bsfz/12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