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哪个部位开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7518.html有许多古老的故事沿着曲折的路径发展,最后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结束。比如我们的客厅里,准确说是在沙发上——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卧在沙发上如甜甜圈一般的猫咪。最初,它们的性格和现在完全不一样。进入人家,位列神庙这个故事起源于中东地区。那时候,农业诞生,人们逐渐由漂泊不定的猎人转变为在固定区域耕作的农民。生活的确大有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贮藏的粮食引来一大批老鼠,它们准备吃掉历史上第一拨农民辛勤耕耘的成果。但问题立刻得以解决:本故事的主角从附近的森林里,自大树顶端飞身而下,帮助人类与老鼠做斗争。故事的主角。选自《大自然有条隐形线……》古埃及的野猫爱吃老鼠,它们的捕猎地点从森林转移到古老的谷仓,,这让早期的农民欣喜不已。他们不仅张开双臂欢迎野猫,甚至将其奉为神圣的动物。要么是因为猫在抗击老鼠时做出了宝贵贡献,要么是因为它们的神秘眼神,总而言之,古埃及人奉猫为神兽,和鹰、鳄鱼、蛇、蜣螂并列。古埃及人给猫起的名字是巴斯泰托,认为它是太阳神拉的女儿。即便已被奉为神兽,野猫仍会在谷仓中饱食老鼠后回到森林里,在树顶歇息。时光流逝,古埃及人对猫的爱并没有减少。直到某个时刻,猫决定放弃阴凉的森林,移居人类舒适的居所中,成为人类最晚驯化的动物之一。猫被带往世界各地的真正冒险之旅也就此开始。古埃及人是伟大的旅行者,他们把猫带到罗马参加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的婚礼,它也见证了罗马帝国的伟业。虽然意识到猫能捉老鼠,罗马人却并没有特别地爱它。相比狡猾的猫,他们更喜欢骄傲的马和忠实的狗。热爱哲学的希腊人则学会了爱猫,爱它的独立。黑暗的中世纪时光飞逝,猫继续帮助人类摆脱老鼠的侵扰,似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正如前文所说,故事总是曲折发展,充满岔路和分支。到中世纪,猫的平静生活被人类的偏见打破了。人们被世界末日的恐惧攫住,脑子里满是奇怪的观点,其中之一就跟猫相关。猫史上的黑暗一章。选自《大自然有条隐形线……》因为猫在埃及被视为神圣之物,中世纪的人就认为猫是魔鬼之子——不知道他们为何这么想,但终归对猫宣战了。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甚至颁布一道教谕《罗马之声》,正是这道教谕促成了宗教裁判所的诞生。除此以外,教皇还命令大家以上帝之名屠杀所有的猫,特别是黑猫。这样一来,但凡有人想执行“神的旨意”,就可以用残忍的手段杀死目力所及的猫。不仅如此,作为女性,如果被发现喂猫,她就会惹上大麻烦:被指控施行巫术,她跟猫都不会有好下场。这些奇怪的想法有一部分被传承下来,因此至今一直存在一种迷信,认为黑猫会带来不幸。简言之,那时爆发了一场真正的猫咪大屠杀。不过依然有少数爱猫人存在。这类人很少,但我们会说他们都是好人,其中就有著名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他称猫为“小小的杰作”。然而,尽管人类对无辜的猫掀起大战,猫却并没有灭绝。它们远离城市,在绿色的乡野、安全的谷仓中继续捕食老鼠,农民因此秘密地保护它们,让它们远离人类的邪恶。时钟转动,气候骤变。太阳不再慷慨地烘烤土地,空气冷了许多。植物很难生长,没法给人类供应充足的食物,人们遭遇了大饥荒。贫困愈发严重,这导致卫生条件变差,老鼠的数量不断增加,鼠蚤数量也随之上升。鼠蚤是多种可怕疾病的传播媒介,其中一种就是鼠疫。猫肯定可以遏制这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但人类的无知已经导致它们被大量屠杀,这样一来,欧洲不得不面临可怕的疫情,人类遇到了巨大的危机。经历这场鼠疫后,幸存下来的人开始重建文明,这时候,猫终于可以平静地生活了。它们重新在农村和已经半荒废的城市中游荡,捕食老鼠。波斯猫并非来自波斯历史再一次出乎意料地转变了方向:十九世纪,英国人重新爱上了猫,并迎接它们进入家中。神兽的光环已不复存在,但猫仍然是一种美丽、优雅的动物。因此,年,伦敦的水晶宫举办了历史上首次以猫为主题的展览。这次展览取得巨大成功,原因之一是展出了绝妙的波斯猫——它浓缩了猫咪的优雅风范。说到波斯猫,你知道这个品种来自哪里吗?波斯?绝对不是,波斯猫是纯粹的英国猫,是英国的饲养者用多个品种的猫杂交后获得的,其中就有一种毛很长的安哥拉猫。之所以起“波斯猫”这么个名字,,是为了赋予这种迷人的猫以异国情调和神秘感。维多利亚女王就被它异乎寻常的美丽所吸引。她养了两只波斯猫,让它们在白金汉宫快乐嬉戏。既然女王养猫,贵族们也争相效仿,因此贵族的宅邸中都有了猫。它们在优雅的扶手椅上休息,在珍贵的壁毯上磨爪子。波斯猫。图源:网络独行江湖vs.部落生活猫在历经波折之后,快乐地占据了我们的客厅。但是,我们仍可以从猫的行为中发现过往经历留下的痕迹:猫是独居动物,始终保持着独立性,哪怕它生活在我们中间。相反,狗有狼的血统,是群居动物,它们把人类当作自己的兽群,从而产生共情。不止如此,历史上,猫经历过多次从家养环境到野生环境的转变,因而保留了狩猎的本能。
选自《大自然有条隐形线……》
我们可以在花园里安全地观察到这一点——猫有时会捕捉无辜的小鸟。家猫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回野猫:从人类身边逃开的公猫会离群索居,标记领地,拒绝其他公猫侵犯,仅允许母猫进入领地以便交配,之后,再次变回那个孤独的捕猎者。它不会再像真正的野猫一样栖息在树上,但毫无疑问,它也不是纯粹的家养动物。其实还有一种罕见的情形:猫也会群居生活,而且它们的群落存在真正的社会结构。罗马就有全世界最知名的猫群。在托雷阿根廷区域有一个猫的聚居点。这里的猫存在典型的群居行为:有首领,有下属,还有首领的妻妾。猫群形成于城市或古迹废墟之类的安全地点,这些地方不缺食物。托雷阿根廷附近还有一个组织,专门照顾和保护这一著名的猫群。给猫戴上彩色项圈然而,猫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在欧洲,我们宠爱的猫过得不错,但在澳大利亚,有人决定向它们宣战。这次,人们的行动并非源自偏见,而是因为猫的捕猎天性。人们把猫从英国带到澳大利亚,猫在那儿生活得非常惬意,它们迅速繁殖,很多都重新野化了。不过说实在的,猫的数量有点太多了。澳大利亚如此天宽地广,鸟类和小型有袋类动物却因被猫捕食陷入生存绝境。为改变这种情况,澳大利亚政府甚至打算重拾中世纪的老方案,用猎枪对准猫。幸运的是时代已经改变,现在有了动物学家,他们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可以同时拯救猫和鸟。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项圈,颜色非常鲜艳。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捕捉澳大利亚数百万只散布各地的野猫,给它们戴上色彩斑斓的项圈。猫虽然会继续捕猎,但项圈让它们从几米外看去就非常显眼。这样,潜在的猎物就有足够的时间逃生,将一无所获的猫丢在身后。这个故事的结局将会如何?它恐怕永远不会结束。我们应该耐心等待,等待缠绕的线团逐渐展开,等待数不尽的路径逐一显露,等待大自然揭开下一个险象环生的新篇章。▲
本文节选自《大自然有条隐形线……》
[意]詹翁贝托·阿奇内利著
[意]塞蕾娜·维奥拉绘
张亦非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