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危机公关事件频频爆发,最火的就是今天这条新闻:《暗访海底捞:老鼠爬进食品柜火锅漏勺掏下水道》。
相信很多人都光顾过海底捞,也会被该店服务员的上帝式服务所折服。但是这次爆那么大事件,别说看图,就是这个标题,你都会觉得恶心。
海底捞一直被奉为餐饮界的“神话”,如今因为老鼠等食品安全隐患而迅速破灭,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和愤怒。这就相当于,就像看到文章和陈赫出轨一样,饮食业的标杆出问题。
万万没想到,海底捞的声明一发布,原本的民怨沸腾瞬间扭转为“当然是选择原谅它”。
以下是网友对海底捞评论截图:
舆论反转之快,令人惊讶,内参君猜测有四大原因。
第一,群众心知肚明,所有饭店的后厨卫生都这种尿性,海底捞绝对不是最差。其中有很多在粉丝担心消费者再也不敢去吃海底捞,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底捞并不是一家将核心竞争力定位在“吃”上的餐饮企业。
第二,服务好还是能赢些同情分,长板补了短板。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他们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即关怀、额外的关怀、洞察到难言之隐的关怀。
第三,从反应速度来看,暗访新闻曝光后,海底捞大约在4小时后发布道歉声明,基本符合舆情处理的“黄金四小时”,并在不到3小时内,确定处理方案并公诸于众。
海底捞公关不抵赖、不狡辩,快速、坦率回应得有点令人措手不及。
第四,打温情牌。这也是把最坏局面瞬间扭转的最为关键的一点。
海底捞公关通报的第六点,“涉事停业的两家门店的干部和职工无需恐慌”“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
翻译一下就是:1.这锅我背2.这错我改3.员工我养。
海底捞的公关完美利用了同理心的心理作用,从客户角度,从员工角度,既解决问题又打感情牌,重心在于彻底解决问题,读起来心里很舒服。
这是近年来内参君见到的“最佳”企业危机公关,可以进教科书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同样是今天发生的另一个危机公关版本:《全季酒店用洗脸毛巾擦马桶事件》
对比两个版本,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董事会承担主要责任,一个开除员工,这就是最大区别。
开除个把员工、停职某个领导,典型的一刀切、暴政懒政。基层出问题,肯定要找管理上的原因,而不是杀个替罪羊了事。
我们还可以仔细观察,全季酒店的通报连个盖章都没有,这么没诚意,怎么取得群众的信任?这次全季酒店的公关绝对是负分。
同时也可以说,中国大多数的企业根本不懂得危机公关,所以海底捞公关能做的这么好也就被衬托出来了。
美团和全季弱毙了海底捞危机公关高明在哪里?有人将海底捞的反应归纳为三个词: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
作者
刘怡君
今天14时,海底捞在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爆发3小时后,发表了致歉信。2个多小时后,它又对这一危机发布了7条处理通报。
上午,海底捞沦陷;下午,海底捞逆袭。
有人将海底捞的反应归纳为三个词: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
恰恰就在前一天,全季酒店因“客用毛巾擦马桶”事件发布了相关声明,与1个月前美团失败的危机公关一样,他们都错失了将危机转变为契机的良机。
▋“只发生了这一次”不见了1个月前,美团外卖爆出“清真食品箱”事件,美团将锅甩给了“私自制作”的代理商,并在声明中表示“目前仅在甘肃临夏一地少量出现”、“将严格要求代理商和商家只使用官方物料”。但公众似乎对其并不领情。
而在海底捞的致歉声明中,我们看不到“仅”或“只有”这样的字眼。
首先,他们没有按照惯例,将事发的概率范围尽可能缩小,反而承认,“每个月我公司也会处理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
接下来,海底捞进一步表示,往常该类事件的处理结果会公告于众,消费者们可以通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