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小编的印象中,正月十二这天,和正月初五一样,是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也就是俗称的“老鼠节”。到了这天,放鞭炮,包“老鼠”饺子,掏“老鼠洞”,各种各样的老鼠相关的活动,都轮番上演,堪称小孩子们的天下。不知道,你的家乡有这样的习俗吗?
传说由来:老鼠娶媳妇
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有的说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于是老百姓们围绕着老鼠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节目”,不但表达了大家对老鼠的憎恨,还驱赶了父老乡亲们一年的辛苦劳累。
习俗:早上敲遍墙角旮旯
“打、打、打旮旯,十个老鼠九个瞎,留下一个拨眼的,眼里长个萝卜花!”正月十二这天,早上太阳还未升起来,各家各户的大妈、大婶们就带着孩子们嘴里一边念叨着,一边手拿着木棍敲打着可能藏老鼠的地方,土坑的坑洞里、墙角的老鼠洞里、墙根的砖缝里、木柜底下的布鞋里、牲畜棚里、柴房里、厕所里……凡是屋子里旮旯都要敲打个遍。
习俗:捏老鼠嘴
正月十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包的饺子还要捏成老鼠模样的,有嘴、有耳朵、有尾巴,还用绿豆当作眼睛,捏成的饺子简直就是一只只老鼠非常逼真,俨然是一件件面塑艺术品。
关于这天,为什么要包饺子,传说因为包饺子就是“捏老鼠嘴”,把老鼠嘴捏死,老鼠就不能“咔喳咔喳”嗑东西了,这一年中,家中也就没有老鼠了。
习俗:烧老鼠洞
除了包饺子,这天还要烧“老鼠洞”。到了这天,孩子们将从各家各户收来的旧鞋,找个宽敞的地方垒成“老鼠洞”,然后用火烧。由于“鞋”与“邪”同音,有烧邪、祛邪的寓意。
当然了,这垒“老鼠洞”,里面也有一定的学问。“老鼠洞”要成“口”字状,还有放上两个土坯(砖)留有通风口,“口”字中间还要竖起两三棵芝麻杆,这样“老鼠洞”被点燃后便于燃烧。土坯上面再围着芝麻杆交错着放上旧鞋,有的垒成的“老鼠洞”都足有2米高。
天刚黑下来,垒成的一个个“老鼠洞”伴随着震耳的锣鼓声被点燃,孩子们围着这熊熊火焰手舞足蹈,顽皮的孩子们还不断将手中的一个个小鞭炮投向火焰……大人们也将准备好的爆竹点燃,瞬间爆竹声响成一片,“让没有被烧死的老鼠吓得屁滚尿流!”
等“老鼠洞”渐渐被火焰吞没,火焰散去后,大人孩子们不但在火上可以烤手而且纷纷从家中拿来枣花(一种类似花卷的面食)用铁棍穿上在火焰上烤……等枣花烤好后,顾不上是臭还是香,孩子们便纷纷争抢着吃,一个个吃得不亦乐乎。火光照着孩子们的脸,个个都兴奋异常……
习俗:吵老鼠耳朵、嚼老鼠眼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喝小米面或玉米面粥,寓意“迷老鼠眼”,让老鼠看不清东西,老鼠就不来家中偷东西吃了。
吃了晚饭,家家户户还要炒花生,意思是“炒(吵)聋老鼠的耳朵”,把老鼠的耳朵炒掉。此外,因为花生和老鼠的眼睛很像,吃花生也叫嚼老鼠眼,寓意“让老鼠变瞎”。
总之,到了正月十二“老鼠节”这天,老百姓们针对老鼠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可见老鼠是多么不受人欢迎啊!
读者们,关于“正月十二”这天,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