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看待辉瑞Paxlovid的药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

辉瑞Paxlovid之所以被匆匆忙忙引入中国,是因为根据辉瑞的公告:在他们公司某款药物的2/3期研究的中期报告发现将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9%。

PAXLOVID是辉瑞公司实验室研发的第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一种专门设计的SARS-CoV-2-3CL蛋白酶抑制剂,这种酶是冠状病毒需要复制的。

该2/3期临床研究共有例患者参与并完成研究,按1:1随机分组,接受Paxlovid或安慰剂治疗,每12小时一次,持续5天(共10次给药),持续观察直到第28天,实验数据如下

下面是全球部分地区的新冠病死率

还有不良反应这块,安全性:在Paxlovid接受者(22.6%)和安慰剂接受者(23.9%)中,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在接受Paxlovid治疗的患者中,最常报告的此类事件为味觉障碍(5.6%,安慰剂组为0.3%),腹泻(3.1%vs.1.6%)、纤维蛋白D-二聚体升高(1.9%vs.2.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5%vs.2.4%)、头痛(1.4%vs.1.3%)、肌酐肾清除率降低(1.4%vs.1.6%)、恶心(1.4%vs.1.7%)和呕吐(1.1%vs.0.8%);这些不良事件均为非严重事件,大部分为1级或2级,且已消退。

貌似数据很漂亮是不是?

首先,这是28天内的观察结果,意思就是28天以后不管你住院还是死亡都跟这个数据没有任何关系了。

其次,治疗效果仅限于28天内没有转重症或死亡(按照他们的数据本来就不高,即使只服用安慰剂住院率也低于7%),只是显示Paxlovid治疗第5天的病毒载量降低,相对于安慰剂病毒载量下降10倍。

为什么特意要指明在发现症状的第三到五天介入?因为拖久了,病毒数量复制到一个数量级,这货疗效好像又不咋地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挖一挖,咱就当是一个传言先点一下。

能治,不保证你治好,根本就没有达到咱们国内转阴的结果啊,还是一个个行走的小阳人。

第三、没有转阴,就意味着还可以传染他人。在国内是妥妥的红码,被隔离的对象;

第四、Paxlovid的不良反应这块,相关数据显示的是这个药与安慰剂对比,对患者额外附加的不良反应不严重。

其实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它能否消除患者的后遗症?

与之相比,中药能够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使轻型和普通型病例不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的时间,改善轻型和普通型的临床愈后,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中药的肯定。

中医药的长处,本来就在于立足人身整体,进行调理养护,扶正祛邪。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故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综合治疗,是中医治疗的最大优势。

所以,中医药对于新冠患者减少甚至消除后遗症,颇有疗效。这方面,Paxlovid效果侧重于阻断冠状病毒蛋白酶的复制,功能比较单一而且不彻底,没有看出对现有中医药治疗方案的颠覆或者说突破,简而言之,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而且性价比也实在是太低了一点!

第五,样本数量比较小,也没有大规模使用数据的验证支持。疗效也就这样,在这场袭击全世界的疫情面前,远远不足以支撑起拯救世界的重任啊。

衡量一款药是否成功,至少在前期其销量是很有代表意义的(因为患者足够多,市场需求还客观存在,不存在丙肝特效药那种窘境:病人治完了,需求没了)。

路透社根据数据以及对专家的采访指出,由于使用资格要求复杂、新冠检测减少以及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全球范围内对辉瑞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的需求意外减少,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的需求仍远远低于供应。

目前,华尔街开始下调辉瑞新冠口服药销售预期,CantorFitzgerald预计Paxlovid疗法今年Q1在美国以外的市场销售额约为3.5亿美元左右,与原本预计的14亿美元相差甚远。

为什么被如此吹捧的神药销量如此惨淡?

有知乎网友找到韩国方面的数据很有意思

丹麦Rigshospitalet的传染病教授JanGerstoft甚至直言不讳的说,“这些药片(Paxlovid)的效果非常有限——如果有的话。我们今天的治疗效果更好”。

在美国本土,其销量也不尽如人意。市场普遍预计第一季度Paxlovid在美国的销售额为19亿美元。辉瑞想要实现这个销售目标,需要提供万个疗程。但根据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网站数据,自药物批准以来共分发了万个疗程,去年底已分发14.3万,相当于一季度分发了万,销售额约为6.3亿美元。这就是典型的需求不足啊。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们会对这款救命的药反应冷淡?难道是买不起?我估计可以甩锅于其价格,而不是疗效。

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遭遇,

Paxlovid的疗效应该是有,至少比瑞德西韦的情况应该好一点。但是不足以配得上今天对它的吹捧,西方不是喜欢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吗?这沉甸甸的分量,你们担得起吗?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无论对人还是对物。

关于中西医的争论在今天热门到这个地步,各方势力纷纷出手,甚至还有在地位超然的撕葱公子,这越来越脱离了本来面目,更多的是为各自利益的站场。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中西医各擅胜场、各有优劣,正宜摒弃争议,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当前的困难,恶意挑起争斗的,都是出于私人利益考量,绝非真心为了这个国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shue.com/bsdc/13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